專注於心的自由寧靜感

有不少朋友告訴我說,已經無法閱讀小說了,也無法閱讀大量文字。
如果閱讀影像或是聆聽聲音內容,文字跟影像,還有聲音,差別在哪裡呢?
我認為如果足夠專注,故事都會停駐在心中,那不限於甚麼形式。但我們得在意的前提是,心是否存在有寧靜感,因為這份寧靜感關乎心的自由。

在孩子還小的時候,許多教養篇章很喜歡談「專注」,因為很多孩子無法在課堂上注意聽老師的授課,坐不住三尺見方的課桌椅空間。我的孩子也是那種不太容易「專注」於老師說話的孩子,所以我就留心到這樣的文章在談甚麼,現在回想起來對文章內容已經沒有甚麼足以留存心中的。倒是我深深的思考這件事,感受到希望孩子「專注」的大人,其實只是希望自己的安排能順利的進行,包括上課能順利進行,媽媽在家裡的秩序能順利進行。但孩子呢?為什麼他們不服從,當然孩子們不知道《公民不服從》是為了對抗不公平的行動,但是本能的小小的孩子知道,不順不舒服,身體是會不服從的。

不能專注的孩子,通常是最能夠「專注」的孩子。
課堂上的一切,有時後無法吸引目光,心就會悄然飄走,隨著思緒沉浸在喜愛的事物上。
這種沉浸會忽視老師在課堂上的權威,會忽視自己沒有與群體的大家一起做同樣的事。我也曾經記得小時候有過這種感受,上課鐘響了我站在窗邊望著學校外的街上事物,完全沒聽到課堂已經開始了,老師在講台上叫我,才發現自己站在窗邊,而全班都已就定位等待起立、立正、敬禮的上課前口號,在那時候我是成績還不錯的學生,這麼失態的行為似乎有點不尋常,但我自己知道常常在課堂上裝個樣子認真上課,老師說的那些事,早在新學期開始發下來的課本都讀過了,沒有新東西。除了數學課,或是美勞課,可以演練可以動手做。其餘的,只不過是把一個句子重複的說過很多次,不斷的全班唸一次課文。
我沒有要挑戰老師的權威,但也不希望自己一直處於不舒服,所以每天進教室,就是乖乖的上課,心裡可以隨處逍遙罷了。

專注是一種神往,專注是超脫當下的自由寧靜感;由心思領頭,身體一起沉醉的狀態。
那種感受像寧靜的大海,或是廣闊的天空。
閱讀小說的感受,有點類似這樣,但更有意思的是沉醉在一個細心編造的故事裡,帶著文學的機敏智慧,帶著人性的善美與惡。閱讀可以隨時中斷,但是故事會縈繞於心,好的小說會迫不及待想一口氣完整讀完,好讓整個故事不停迴盪著,飽滿感受一整個故事,是非常美妙的事。
影像與聲音,在人們的感受已經不如以前時代了,出生在戰爭前後的人們,對聲音的想像非常習慣,手邊一臺收音機,幾乎是無可或缺的需要,那個時代收音機是新鮮物質,影響力廣泛,也是戰爭工具。五、六十年前的人們工作中、閒暇中,都是以收音機撥放出的電台聲音作為領心的快樂。現在的人們聆聽podcast聲音內容,最先決的條件通常是手邊做事耳朵可以順便聆聽,但電腦前工作的人們,雖然是用手在鍵盤上做事,其實是用心力心眼在做事。一邊聆聽podcast,很難一邊寫文章、很難一邊閱讀文章。不過也有人會說我可以一心多用,那是另一種可以安排好的次序節奏感,就像打鼓一樣,可以把握好心中的主節奏,一起分別處理不同的音樂節奏。
影像呢?最好的影像專注,在藝廊或美術館可以感受到,但如果是在網路的影片則是資訊的訊息。無法是深度感受的體驗。單獨的一個人凝視一單幅畫或一個立體作品,都足以感受一個抽真空的心緒。

無法閱讀小說,無法享受孤獨、或無所事事的發呆,大多是來自接收太多電腦資訊。在這個時代,還是非常建議需要把真實接觸的跟電腦接觸的分為兩者,在現場聽一場TED演說跟在Youtube播放著看完,探觸心的層度是絕大的不同。在電腦上獲取資訊,讓我們短暫的人生經歷,彌補那個時間上的不夠用。不過現在的資訊量,可是多到不需要那麼多就足夠用。如果去高山走路幾天,離開繁華人世間一周,似乎沒有跟上的新聞跟這兩天臉書流行的,也沒甚麼差別。倒是有一種隔著玻璃看世間的抽離觀察感,腦袋思辨能力清明許多。

感受性會是越來越困難的能力,感受性會回到心作為領導的能力。
我期望可以像孩子一樣可以不實的發呆神往,即使片刻也蠻好的,感覺被心帶領去哪裡了~。是種對抗身體可控制理智的範圍。
試著把網路做一個間隔,分為網路斷線的思考時間與上線的工作時間。
慢慢回到能專注於心的小小片刻。

我們的專注時常會被大環境逼迫中斷,就像課堂上的老師,絕對會想把你的眼神調回黑板上,即使身為學生努力把脖子保持著面對黑板,眼神還是不聽話不是嗎。大環境的網路、工作或者媒體,是不是我們能分別好的界線,或是我可以全然交給大環境去決定自己的心?身為人就是麻煩在這裡,總是不能壓抑自己乖乖順從聽話,希望的還是過得舒坦快樂。

如果回看小時候,我希望老師可以包容發呆的孩子,容許神往。
然後跟孩子聊聊這吸引人的發呆之事,並且想想自己的課堂是否有用心。
 

~Miru

Share this Post:

其他文章