真菌講座就像真菌一樣消失了

因為地震,一本書店連續取消了三場講座活動。
來來回回聯繫跟期待,餘震又來的時候仍然懸在安全邊界上,
最後考量講師到來的交通安全第一優先,也得取消期待落空。
後續到來的訂書就得想辦法賣出去。

想在這裡談談原本預計這周舉辦的真菌講座以及兩本有趣的書~《日常菇事》、《菇的呼風喚雨史》。

「真菌」是近幾年我很關注的題目~
閱讀了好幾本書都提到真菌,也引發對真菌的不可捉摸、致幻迷幻特性、複製一般的生長特性,以及特定族群的共生關係。我從麥可·波倫讀到《末日松茸》(新譯本《在世界盡頭遇到松茸》)雲南少數民族跟日本松茸的文化交融,不可思議且如菇蕈的魔幻感。後來發現臺灣有位學者是真菌研究專家~顧曉哲,他的著作平易近人,從他的書裡展開對真菌的初認識。
這也是想安排顧曉哲老師前來講座的原因,我可以感受到顧老師的真菌研究充滿生活熱情。
但這場講座得取消,想請大家來閱讀真菌書,一起買回去。

如果你喜歡發酵主題,就不免認識到真菌,例如乳酸菌、黴菌,又或是製作清酒、醬油、味噌各類食品。真菌以無所不在的形式,與人類共生與萬物共生。
我想像真菌可以從自己的手臂生出一個自己,這各概念就足夠魔幻了。
真菌也像一個未來世界的解決之道,例如可以做成素肉、做成織品,或是真菌可以消化分解塑膠,這真的是環境救星一般。
真菌也是殺手,可以快速使人類致命。
書本裡提到,每一種菇都可以吃,因為有些菇一生只能吃一次,就GG了。

顧老師說真菌是「火鍋必備料」,他從臺灣人的生活面切入真菌歷史跟應用。
都不知道臺灣某時代仰賴真菌的出口,賺取歐美鈔票。
《日常菇事》包含的面向,很難想像這也跟真菌有關~原來古蹟修復跟真菌有關。原來我們說的「水土」條件,也是真菌在作祟。還有臺灣有松露喔,這不好透漏,來看這本書瞭解吧。

《菇的呼風喚雨史》也是顧老師的精彩傑作,一開始就見識了菇如何「呼風」、「喚雨」,乳酪啊、冬蟲夏草、酒,各種美味的食物,跟每一種真菌的關係。一種一種的認識,原來乳酪是種,原來清酒是這種,人類如何馴化真菌變成美味食物。
這本書也附上美麗的插畫,可口極了。
身為人類真是需要認識這個肉眼看不見到巨大無比菇蕈,它們都是真菌捏。
還有地震、閃電、打雷、音樂跟真菌有沒關係呢?菇啊~你真是太神奇了。

真菌講座就像真菌一樣消失了,但是書本要買~來信訂書吧。
《日常菇事》380元
《菇的呼風喚雨史》480元

 
Share this Post:
上一篇
地震波
下一篇
記結婚23周年

其他文章